自首是指什么(自首是指什么意思)



自首是指什么(自首是指什么意思)
自首是指什么(自首是指什么意思)
自首是什么意思如下:
自首的意思是是指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機關發覺,或者雖被發覺,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訊問、未被采取強制措施時,主動、直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單位、城鄉基層組織或者其他有關負責人員投案的。
拓展資料: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并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統治階級意志的規范體系。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馬克思說:“社會不是以法律為基礎的,那是法學家的幻想。”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頒布,并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總稱。法律是法典和律法的統稱,分別規定公民在社會生活中可進行的事務和不可進行的事務。
中國在立法方式上,基本采納了以羅馬法(羅馬奴隸制國家法律制度的總稱)為基礎的大陸法系的立法思路和模式,因此,無論民商法學基礎理論的研究,或是具體法律制度的立法研究,對羅馬法的了解和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德國法學家耶林說:“羅馬帝國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為持久的征服。”中國的法律可以劃分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法律是從屬于憲法的強制性規范,是憲法的具體化。憲法是國家法的基礎與核心,法律則是國家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24年4月,中國現行有效的法律有295部。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動投案,向公安、司法機關或其他有關機關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為,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發他人的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的行為。自首和立功都是法定的量刑情節,但具有以下區別:首先,成立要件不同:1.自動投案后,如實供述本人犯罪事實,成立自首;2.揭發他人的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的行為,成立立功。其次,法律效果不同: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具體確定從輕、減輕、免除處罰,應當根據犯罪輕重并考慮自首的具體情節。而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八條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法律分析: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動投案,向公安、司法機關或其他有關機關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為。我國《刑法》規定,自首的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刑法》規定的自首制度適用于一切犯罪,其目的在于鼓勵犯罪人自動投案,悔過自新,不再繼續作案;同時也有利于案件的及時偵破與審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六十七條 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