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如何處理報假案(派出所報假案怎么處罰)



派出所如何處理報假案(派出所報假案怎么處罰)
派出所如何處理報假案(派出所報假案怎么處罰)
一般情況下行為人故意報假案的,公安機關會根據所造成的后果是否嚴重來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對其起處以行政拘留和罰款。
但行為人故意報假案致使他人受到公安機關刑事立案調查的,行為人就涉嫌構成誣告陷害罪。
我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規定,行為人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國家機關人員誣告陷害他人的,會從重處罰。
如果不是有意誣陷,只是因收到錯誤信息導致報案信息失實的,不構成誣告陷害罪。
派出所民警虛假報案會造成警力資源浪費,屬于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要受到治安行政處罰。
擾亂公安機關工作秩序將被追責,對明顯不屬于公安機關職責范圍的報案事項,應立即告知報案人向其他有關主管機關報案。對重復報案、案件正在辦理或已經辦結的,應向報案人作出解釋,不再重復接報案登記。報假警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110報警立案流程:
當群眾遭遇不法侵害時,或者發現犯罪線索時,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報案時,帶上你的身份證、及相關線索材料。對于群眾上門報案的,在一般情況下,民警或讓你寫報案材料,或給你做詢問筆錄,派出所同志會進行接報案登記,接受證據材料。接受報警資料后,依據法律規定,公安機關應當出具報案回執。報警時,報案人應如實提供相關情況,供民警對案件進行正確判斷,至于案件的性質和立案、偵查等方面均由派出所來確定。
綜上所述,對于故意報假警、報假案,擾亂公安機關工作秩序或者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治安管理處罰的,公安機關也將依據有關規定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法律分析:按實際情況,去派出所報假案,有可能涉嫌刑事犯罪,也可能屬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條 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法律分析:
1、對明顯不屬于公安機關職責范圍的報案事項,應當立即告知報案人向其他有關主管機關報案。
2、對重復報案、案件正在辦理或者已經辦結的,應當向報案人作出解釋,不再重復接報案登記。
3、對于故意報假警、報假案,擾亂公安機關工作秩序或者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治安管理處罰的,公安機關也將依據《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有關規定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報案是當事人的基本權利,法律會予以充分保障。但如果是虛假報案、惡意報案,不僅使有限的警力和警務資源浪費在處理無效警情上,無法高效打擊違法犯罪,及時保護我們的權益,還有可能使沒有違法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干擾,損害公安機關執法權威,這是法律不允許的。
警察接受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報案,并對報案材料進行審查,是其法定職責。對于一些當事人的虛假報案,其行為已經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接警警察可以請求其單位公安機關對相關人員進行必要治安處罰。
惡意報假警,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3條1項的規定,其行為妨害了公安機關正常的工作秩序,依法應給予治安行政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衍生問題:
報案沒做筆錄算報案嗎?主要分兩種情況的:1.報警后,立案了才展開調查,固定證據(如給當事人做筆錄);2.還有可能報案后,派出所不能馬上判斷是否構得上立案條件,也可能會作初步調查,做筆錄。3.報案后,派出所判斷肯定是構不上立案的,不會受理,更加不會做筆錄了。
法律分析:報假案謊報警情,會造成警力資源浪費,屬于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報警并不會對報警人產生影響。
一、報警回執就是立案了嗎
報警回執不是立案。
拿到報警回執單并不算立案,只是能證明警方已經受理了該案件。
1、如果在警方不立案的情況下會出具不予立案通知書,并在三日以內送達控告人。
2、
報警回執是公安機關發給前來報警的群眾,表示已受理該人報警的一種憑據。
報警回執上有報警人的姓名、公安機關對報警人反映情況將依法處理的承諾、報警聯系電話、警務監督電話和值班民警姓名等內容。
公安機關接受案件后,經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于自己管轄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予以立案。
二、報警需要證據嗎
報警人不一定要給出證據,因為報警人并不非得是事件當事人。
1、至于報警人報的是假警情。一般公安人員現場認定。至于立不立案是需要回派出所才能決定。
對于極個別的人報假案民警只是口頭警告處理并沒有采取措施。
對于惡意多次的報假案的干擾警察正常出警的就需要接受治安處罰處理。
三、派出所接到詐騙案怎么處理
1、首先需要明確的是,遭遇網絡詐騙,報警肯定比不報警要有用得多;
2、如果遭受詐騙的金額已經達到了立案金額,那公安機關就會對你的案件予以立案;
3、如果詐騙的金額沒有達到立案金額,報警之后,公安機關會登記受案,若有其他受害人,公安機關就會根據案情、涉案金額、涉案范圍等予以立案偵查。
4、根據網絡詐騙的一般規律,詐騙分子通常實施多起詐騙,即使僅有一起,查到了即使不能對其刑事判刑,也可對其進行行政處分。
若有破案追回贓款,受害人也可領到被騙的錢款。
法律主觀:
派出所處理報假案的方式為: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亂打110屬于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
存在主觀故意,但并不造成嚴重后果,公安機關可以處以500元以下罰款或5日以下拘禁。報假案一般要看報案者是否存在主觀故意。如果是無意的并且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報案者一般不承擔責任。如果是故意報假案的,公安機關有權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定對其處以拘留和罰款。因報假案造成嚴重社會危害性,已經構成刑事犯罪的,則需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一、假報警情況的分析,按照謊報警情者的動機可分為以下幾類:
1、借機謀取經濟利益。曾有人為逃避汽車養路費、車船使用稅而向警方謊報車輛丟失。
2、報復他人。2008年7月,王某聽說她的情人張某與某發廊老板孫某產生感情,王某在一天內先后數 次報警稱孫某發廊內有人賣淫嫖娼,以達“報復”孫某的目的。后王某因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被警方行政拘留。
3、家庭矛盾引發。2008年8月郭某報案:其前夫宋某毆打自己,并從自己家中搶走9萬元現金。后警 方查明,郭某因瑣事與前夫宋某發生糾紛,宋某對郭某實施了毆打。郭某為泄憤,謊報了警情。此外,上面田某謊報搶劫警情的案件,也是出于轉移家庭矛盾的動 機。
4、夸大警情。2008年3月晚,張某在洗浴中心結賬要求打折遭到拒絕后,將其外甥徐某叫來鬧事,卻 發現店方叫來了40多名持棍棒的人。徐某見對方人多勢眾,便撥打110報警,稱自己路過該洗浴中心時,發現有100余人持棍、刀,可能還持有槍狀物鬧事。 房山警方立即調派60人趕赴現場處置,并查明是一起因洗澡費用引發的糾紛。徐某因謊報警情被房山警方行政拘留。
5、酒后滋事。2008年1月王某報警,稱他的面包車被4名男子搶走。警方查明,當天王某酒后駕車, 車撞在了樹上,為逃避處罰棄車而去。事后向公安機關報假案,謊稱自己車被搶,讓民警幫助其找車。
6、惡意騷擾。由于110報警電話是免費的,有些人便隨意撥打進行騷擾。特別是一些小學生出于好奇, 成群結伙地撥打110。
二、報案流程:
1、到派出所后,去到派出所值班室處,民警會問你有什么需要幫助的,這時候你就把你被違法侵害的事說出來。民警會根據你的受害情形種類制定相應的報案筆錄,如治安類的、刑事類的等等。
2、制作筆錄的時候,要把民警詢問的事情說清楚,表述得清晰,最后簽字捺印,之后派出所就會上報分局審核,達到立案條件的派出所就會立案。
3、派出所立案后,就會進行偵查,注意保持電話通暢,以便民警隨時找你配合偵查以及向你通報辦案進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報假案會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擴展資料:
《110接處警工作規則》第十四條 110報警服務臺受理報警的范圍:
(一)刑事案件;
(二)治安案(事)件;
(三)危及人身、財產安全或者社會治安秩序的群體性事件;
(四)自然災害、治安災害事故;
(五)其他需要公安機關處置的與違法犯罪有關的報警。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