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13個月工資發放執行標準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事業單位第十三個月工資發放標準
法律分析:
按照工作人員的基本工資支付,并不是全額的工資,如每月基本工資1500,總工資5000,那么第十三個月的工資就是1500。
事業單位第13個月工資規定:一般為三項基礎工資之和.這還要看你們單位具體性質.一種是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所用的錢都是由財政撥款,這種單位的第十三個月工資也是由財政撥款;另一種是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指一些非營利性機構(如醫療衛生機構),差額撥款單位的人員費用由國家財政撥款,其他費用自籌。13個月工資屬于人員費用,也是由財政撥款;第三種是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支出全部由單位經營所得支出,所以,它的13個月工資也是單位自支。
法律依據;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第三十二條 國家建立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事業單位工資制度。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事業單位工資分配應當結合不同行業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等因素。
第三十三條 國家建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水平應當與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與社會進步相適應。
第三十四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事業單位執行國家規定的工時制度和休假制度。
埇橋事業單位13個月工資
埇橋事業單位按照工作人員的基本工資支付,并不是全額的工資,如每月基本工資1500,總工資5000,那么第十三個月的工資就是1500。
埇橋事業單位第13個月工資規定:一般為三項基礎工資之和.這還要看你們單位具體性質.一種是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所用的錢都是由財政撥款,這種單位的第十三個月工資也是由財政撥款;另一種是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指一些非營利性機構(如醫療衛生機構),差額撥款單位的人員費用由國家財政撥款,其他費用自籌。13個月工資屬于人員費用,也是由財政撥款;第三種是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支出全部由單位經營所得支出,所以,它的13個月工資也是單位自支。
事業單位教師有沒有13月工資
教師的第十三月工資只發月工資里的基礎工資或崗位工資。
第十三個月工資屬于獎勵性工資,2013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的人員在人社局批準審查后才能發放。年度考核基本合格、不合格以及因處分立案審查考核不定等次人員不發放。
2001年2月8日,人事部與財政部下發的《關于調整機關工作人員工資標準的實施方案》的第二條第三款,其制定依據是國辦發[2001]14號文件。
從2001年起執行發放年終一次性獎金的規定。年終一次性獎金的發放對象是年度考核為稱職(合格)及以上的人員,獎金標準為當年12月份本人的基本工資,下一年1月份兌現。
關于十三薪,有幾點是非常明確的:
第一,不是機關事業單位都有十三薪,十三薪只有公務員有,事業單位不發放十三個月的工資,以績效工資即大家常說的年終獎替代。
第二,公務員發放十三薪,是指基本工資,即由職務工資、級別工資構成的基本工資,不包括崗位津補貼、保留性補貼、物業補貼、車補等基礎性補貼,且必須在年度考核稱職以上才能享受,不稱職的不能領十三薪,而后面的各類津補貼往往占公務員日常工資的大半。換言之,公務員的十三薪其實是很低的,科級一般在2000上下。
第三,公務員的“年終獎”,除了所謂的十三薪外,一般還有年終考核績效獎或者文明獎等,這是獎勵的大頭,東部發達地區高的可以到8-10萬,少的基本上也有3-5萬;中西部地區很多也有1-3萬之間,視地方財政實力核發,差距比較大。
公務員之所以存在較大的中西部差距,主要也與這部分獎勵有關。而事業單位不計發十三薪和年終考核績效,但有績效工資,有的財力比較好的地方參照地方公務員標準發放,有的按照公務員的70%左右發放,有的自定標準,數額不一而足,從幾千到幾萬之間都有,總體比公務員要少出很多格、不合格以及因處分立案審查考核不定等次人員不發放。
2001年2月8日,人事部與財政部下發的《關于調整機關工作人員工資標準的實施方案》的第二條第三款,其制定依據是國辦發[2001]14號文件。
從2001年起執行發放年終一次性獎金的規定。年終一次性獎金的發放對象是年度考核為稱職(合格)及以上的人員,獎金標準為當年12月份本人的基本工資,下一年1月份兌現。
事業單位13個月工資發放執行標準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事業單位13個月 工資 發放執行標準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雙薪制在許多私營企業都會存在,但是對于事業單位,這類薪制比較少見,在實際的運用中進行十三個月的薪制實行,肯定會有一定的法律依據,有關的部門也會對這些依據做出相關的執行標準,對于維護當事人的合法利益有著積極有效的作用。 年終雙薪,也就是所謂的第13個月工資,有關法律中沒有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給職工支付13個月工資,但是13個月工資的情況在我國很多企業中非常普遍,是國外企業傳過來的一種薪酬方式。有的企業是合同中與職工約定,干滿12個月,或者到年底的時候,可以享受第13個月的工資。如果有了這樣的約定,企業必須要給職工支付第13個月工資。如果合同中沒有規定,企業給第13個月工資就不能強求。說到工資的標準,國家立法中并沒有關于第13個月工資的任何規定,所以第13個月工資給付的額度,是基本工資還是全額工資,或者還是獎金,完全要根據企業與員工的約定,或者企業薪酬福利政策的規定來確定。 近幾年事業單位進行一定的改革,除了簡政放權以外,對于事業單位內部的改革也有著不小的變化,雙薪制就是典型,對于提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這類薪制的實施有著現實的考量,對于事業單位的發展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
機關事業單位13個月工資發放規定是什么?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機關事業單位13個月工資發放規定是事業單位13個月工資發放執行標準的法律規定有,一般來說,企業發放雙薪是根據自己的政策來指定的。年終雙薪,也就是所謂的第13個月工資,有關法律中沒有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給職工支付13個月工資,但是13個月工資的情況在我國很多企業中非常普遍,是國外企業傳過來的一種薪酬方式。事業單位第十三個月工資低于基本工資不違法,第十三個月工資屬于用人單位福利性質,屬于用人單位根據自身的情況制定的獎勵標準,沒有法律規定其必須要高于本地最低工資要求。
事業單位13個月工資發放執行標準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雙薪制在許多私營企業都會存在,但是對于事業單位,這類薪制比較少見,在實際的運用中進行十三個月的薪制實行,肯定會有一定的法律依據,有關的部門也會對這些依據做出相關的執行標準,對于維護當事人的合法利益有著積極有效的作用。
事業單位13個月工資發放執行標準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雙薪制在許多私營企業都會存在,但是對于事業單位,這類薪制比較少見,在實際的運用中進行十三個月的薪制實行,肯定會有一定的法律依據,有關的部門也會對這些依據做出相關的執行標準,對于維護當事人的合法利益有著積極有效的作用。
年終雙薪,也就是所謂的第13個月工資,有關法律中沒有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給職工支付13個月工資,但是13個月工資的情況在我國很多企業中非常普遍,是國外企業傳過來的一種薪酬方式。有的企業是合同中與職工約定,干滿12個月,或者到年底的時候,可以享受第13個月的工資。如果有了這樣的約定,企業必須要給職工支付第13個月工資。如果合同中沒有規定,企業給第13個月工資就不能強求。說到工資的標準,國家立法中并沒有關于第13個月工資的任何規定,所以第13個月工資給付的額度,是基本工資還是全額工資,或者還是獎金,完全要根據企業與員工的約定,或者企業薪酬福利政策的規定來確定。
近幾年事業單位進行一定的改革,除了簡政放權以外,對于事業單位內部的改革也有著不小的變化,雙薪制就是典型,對于提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這類薪制的實施有著現實的考量,對于事業單位的發展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